8月25日,学习强国河南学习平台以《“情理结合”把“道理”讲好》为题,发表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刘兴华理论文章。原文如下: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思政课教师更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道之理也,是非曲直也。唯知理、明理方能掌握事物发展规律,明辨正误、真假、善恶、美丑。
将“道理”讲好是一个双向互动的结果。教师讲的好、学生愿意听;教师倾心传授,学生主动接收。在这个过程中,既有理论的魅力乍现,也有情感的默默交融。因而,展现理论魅力,增强情感共鸣,将“情”与“理”相结合是把“道理”讲好的重要路径之一。
一、“情理结合”把“道理”讲好,需坚持以“讲道理”为“根本”
“讲道理”是思政课的本质,讲深、讲透、讲活“道理”更是思政课的本质属性要求,其最终目的是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政治觉悟高、理想信念坚定、具有理论思维和实践精神的新时代青年。因而,“情理结合”把“道理”讲好就需要坚持以“讲道理”为“根本”。
教师通过深化理论挖掘、直面热点难点、回应现实关切,以深刻的理论阐释和问题剖析展现“真正的哲学”这一“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的价值与魅力。在说理、授理、评理中使学生知理、明理、信理,不断丰富其理论知识储备,推进其理论思维培养。也唯有将“道理”讲深刻、讲透彻、讲彻底才能说服学生接纳、认同及应用,也才能进一步展现理论“掌握群众”变成“物质力量”,在“解释世界”中不断“改变世界”的现实价值。
二、“情理结合”把“道理”讲好,需重视情感的“渲染”之力
把“道理”讲好的过程,是一个展现理论魅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进行适度的情感渲染,营造恰当、自然、和谐的讲授氛围,能够有效推进“情”与“理”的结合,使教师“讲道理”和学生“听道理”都成为一种美好的感受、享受。这样,“道理”就更易为学生接受和认同。所以,重视应用情感的“渲染”之力,对于“道理”的内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正如孔子所言,人的修养“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增强情感“渲染”之力的方式有多种,如通过描述感人的事例触发学生的情绪共鸣,选用富有感染力和冲击力的音视频、图片文件等增强学生的感官体验。除此以外,恰当的措辞和语调亦能增强“道理”传达的穿透力和感染力。在实际生活中,人们也往往会在充实饱满,富有张力、魅力、感染力的言语表达中心绪起伏、沉醉遐想。
三、“情理结合”把“道理”讲好,需注意现实的“呼应”
“道理”的真理性需要实践来检验,“讲道理”中的情感渲染也需要基于实际生活,任何与现实脱节的理论阐释和情感表达都会在回到现实世界中瞬间崩塌和消散。所以“情理结合”把“道理”讲好,需要将对道理的阐释和对情感的渲染都始终归放于现实生活之中,时刻注意对现实的“呼应”。
这种对现实的“呼应”在讲授过程中可以是理论阐释层面的,也可以是实践体验层面的。其中,实践体验层面无疑是对现实最直接、最直观、最直白的“呼应”方式。而这也是推进“情”与“理”相结合,将“道理”讲好的有效路径,通过真实具体的体感反馈增强学生对“道理”的确认、确信。这就需要教师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带领学生于现实生活中实际体验,或者模拟、创设较为逼真、适宜的场景来展现“道理”的实际应用环境和具体应用方法,在实践体验、检验、验证中提升学生对“道理”的领悟与认同。
四、“情理结合”把“道理”讲好,需契合学生的“需求”
“道理”如若能够契合学生实际生活需求,能够对改善其现实生活境遇具有实际而直接的作用,更易引发学生主动思索、触动情感共鸣,从而进一步提升其对“道理”的认同与践行。
这就需要教师在“讲道理”的过程中,“从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本身出发”,了解学生的情感需求、学习需求、交往需求、成长需求、职业需求、生活需求等,使“道理”能够符合学生情绪波动规律、契合学生发展需求、落实于学生实际生活应用,推助其个性能够得到自由而充分的发展,更好地追寻幸福美好的生活。这样,“道理”也才能更好地入脑、入心、入情、入意、入行,融入学生思想和价值体系,助其坚定目标方向、激扬奋斗意志、成就精彩人生。
链接地址:
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7342687192881102862&cdn=https%3A%2F%2Fregion-henan-resource&item_id=7342687192881102862&study_style_id=feeds_opaque&t=1693010007191&showmenu=false&ref_read_id=3a230240-6a85-455e-93af-42f915487b2c_1693354803634&pid=&ptype=-1&source=share&share_to=wx_sin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