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下午,我校艺术设计学院邀请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侯样祥在禹州实习实训基地1号实训楼407教室为正在我校参加“文化部、教育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的陶瓷班学员及正在禹州实习实训的陶瓷专业学生举办了一场题为《优秀的传统与有意义的创新》的学术讲座。
本场讲座,侯老师从“两种文化”的由来、“两种文化”的区别、艺术的六大人文主题、艺术的创新等四个部分展开。
讲座中,侯老师指出:“两种文化”是指“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追根溯源,“两种文化”最晚是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产生。那时两种文化仍然处于“如胶似漆”的融恰之中,未能引起学术界的注意。达·芬奇,既是科学家也是艺术家可作明证。在谈到“‘两种文化’的区别”时,侯老师讲到:科学文化是以探究、发现自然界及自然规律为主的,人文文化则以探究人的灵魂为对象,以揭示人性的优点与缺点为主;科学文化推崇严格的逻辑推理,属于理性文化,不能“感情用事”,而人文文化更多的则是非逻辑的、非理性的,“感情用事”是家常便饭,属于感性文化。在“艺术的六大人文主题”部分,侯老师总结艺术的六大主题为:宗教观、道德观、幸福观、生死观、爱之观、自由观,并进行深入剖析,所有艺术门类在此六大主题面前,已无所谓古代、近代、现代、当代了。侯老师强调指出,在艺术创新之路上,历史已经告诉今天和未来:一是要认真向历史学习,了解高峰在哪里,低谷在何处,争取做到有的放矢。二是要遵循“优秀的传承”与“有意义的创新”同时并举。之所以这么提,是因为现在太多的所谓“创新”,实际上最多只能叫“试验”,有的连“试验”都称不上。只有这样,才能少走弯路,才可能达人所愿!
讲座结束后,侯老师与学员们进行了深入地交流。在当前传统工艺振兴的大背景下,使学员对传统与创新关系上有了新的认识,对今后的创作大有裨益。(通讯员:刘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