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大象新闻:郑州轻工业大学青年师生赴范县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供稿单位:大河报、大象新闻 编辑发布:宣传部 日期:2025-07-17 设置

7月15日,大河报、大象新闻以《郑州轻工业大学青年师生赴范县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为题,报道我校实践团队深入帮扶地点,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原文如下:

7月5日至6日,郑州轻工业大学“筑梦范县”乡村振兴实践团队一行70余名学生,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组建7支实践小分队,深入学校定点帮扶的濮阳市范县杨集乡东桑庄村和龙王庄镇西屯村,开展助力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活动。

家电维修下乡村 青春奉献暖民心

“这洗衣机我用了十几年,坏了可舍不得扔,多亏你们修好了!”李大爷看着修好的洗衣机,脸上满是笑容。“这是我儿媳妇家的电磁炉,我看恁给俺家的修好了,技术怪好,恁也给这个修修吧”张大娘激动地又来到了实践点。电气信息工程学院“阳光电气”家电义务维修服务队在专业教师的带领下在东桑庄和西屯村开展了家电义务维修、空调管路清洗疏通等便民志愿服务活动。在实践现场,实践队员们仔细检查每一件故障电器,用专业工具精准定位问题,焊接元件、更换零件。实践队员们还携带专业工具入户帮助乡村居民检查空调状态,村民张阿姨家的空调排水管堵塞多日,经服务队疏通后恢复通畅,空调也吹出凉爽的冷风,高兴的张阿姨拉着队员的手连声道谢。活动过程中,实践队员耐心细致,操作规范,展现了我校师生扎实的专业技能和科学素养。服务队累计维修热水壶、电磁炉、电风扇等家电70余件,疏通空调管路10余处,解决了老乡们的“燃眉之急”。

电趣科普进乡村 童心筑牢安全线

电气信息工程学院“阳光电气”乡村科普志愿服务队走进范县龙王庄镇西屯村和杨集乡东桑庄村的小学,以“电亮安全,守护童真”为主题开展主题宣讲活动,为小朋友们送上安全用电“大礼包”。实践队员们用趣味动画开启“电的奇妙之旅”,从孩子们熟悉的电灯、电视讲起,引导他们认识身边的“电”。通过生动讲解电的产生原理,帮助小朋友们建立起基础而直观的认知。“电插座为啥不能碰水?湿手按开关会怎样?路上看到裸露电线要咋办?”队员们结合真实案例,用简单易懂的演示——比如用湿毛巾模拟湿手触碰插座,展示由此可能引发的触电危险,让孩子们真切感受到违规用电的严重后果,将“电老虎”的危险牢记心间。在互动问答环节,小朋友们踊跃抢答,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了对“不随意摆弄电器、远离户外危险电线、雷雨天气防雷避险”等关键安全技能的掌握。实践队员们将专业的用电安全知识,转化为孩子们听得懂、记得牢的语言和形式,为他们的成长之路点亮“安全明灯”。

科技助农到田头 调研取样促丰产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科技助农”实践队深入当地农村,重点围绕大豆、玉米等主要经济作物的种植情况展开系统调研和土样采集工作。在村书记带领下,实践队员们顶着烈日,手持专业设备,依照预先制定的科学方案,深入田间地头,细致考察主要农作物的生长状况。针对不同种植区域,队员们特别对以大豆为主的地块进行了高精度土样采集。汗水浸透衣衫,但队员们热情不减。他们与当地农户密切交流,将农户反映的实际问题与采集到的直观、科学的土样数据进行关联分析。本次实践活动不仅为深入解析本地优势作物的性状表现与环境适应性奠定了坚实基础,更将为后续在定点帮扶地区开展良种精准选育、优化栽培管理、制定增产增收措施提供关键的数据支撑。队员们在艰苦环境中磨砺了专业技能,深化了对“三农”问题的理解,用实际行动践行了科技兴农的时代使命,为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青春力量。

“e路反诈”科技行 筑牢乡村安全网

“陌生链接像‘糖衣炮弹’,一点就中招!个人信息是‘金钥匙’,捂紧别外传!高额返利是‘空中楼阁’,转账汇款得‘三思而后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e路同行”志愿服务队围绕反诈宣讲、村务数字化帮扶、文明用网宣传三大主题开展实践活动,为乡村振兴注入“安全+科技”双动力。在西屯村党群活动中心,实践队员们化身“反诈段子手”,以“诈骗套路大揭秘”为主题,上演了一场“防骗脱口秀”,实践队员们为村民揭穿“中奖通知”“养老投资”等骗局的真实面目,村民们直呼:“原来骗子就在身边,可得长点心!”同时,实践队员们对村小学、村委会和杨集乡政府的十余台台式电脑进行系统更新、备份文件、清积尘,让老旧电脑“焕发新生”。在乡村街道,实践队员们化身“网络安全小喇叭”,传播网络安全知识,帮助村中老年群体设置安全密码、教授安全护眼知识。“e路同行”志愿服务队通过“宣讲+服务+引导”模式,既筑牢乡村反诈“防火墙”,又打通村务数字化“最后一公里”,培育了文明用网新风尚,为现代化乡村治理注入青春智慧。

普法宣讲进农家 法治护航助振兴

“抓到的野生保护动物能私自养吗?买到假农药该怎么办?遇到电信诈骗怎么维权?”政法学院“普法微光”志愿服务队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深入当地乡村,为居民、老人及儿童开展以 “法治筑根基,护航乡村兴” 为主题的普法宣讲实践活动。实践队员们围绕《野生动物保护法》《农药管理条例》《环境保护法》等乡村居民重点关注的内容展开宣讲。在乡村街道中,志愿者们顶着炎炎烈日发放调研问卷,收集村民对法律条文的认知困惑,并现场解答法律疑问。在村民家中,队员们则化身“法律顾问”,用方言与老人、儿童拉家常,倾听他们在法律上的困扰,将晦涩的法条转化为通俗易懂的“乡音讲解”,帮助村民们建立起“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法治意识,以实际行动为“法治乡村”建设注入强劲动能,筑牢乡村振兴的法治根基。

入户清洁传温情 助力乡村焕绿能

“张奶奶,空调我们给您调好了,您之前的送风模式不凉快,您以后就按这个黄色按钮开关就行,不要动别的按键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源动力”社会实践队入户走访了原建档立卡户、空巢老人等特殊困难群体,帮助他们进行空调滤网清洁。在作业期间,队员们将编制好的《家用冰箱空调实用指南》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老人讲解,指导村民正确使用空调等制冷设备,有效提升了老年村民对家电设备的规范使用和节电认知。同时,实践队员们在村支书的带领下前往西屯村奇点制冷设备有限公司进行了实地走访,通过聆听企业负责人对企业产品研发销售的真实故事,了解村办企业的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规划,加深了对所学专业的认知。

艺行汇演展风采 美育赋能新乡村

“老乡们,郑州轻工业大学大学生艺术团来咱们村开演了,大家伙快来村部旁广场观看呀!”伴随着村广播中热情洋溢的召唤,学校大学生艺术团“青春‘艺’行”实践队在西屯村村民活动中心和东桑村庄村的田间地头,开展了文艺下乡汇演。歌曲演唱、民族舞蹈、红色话剧表演、诗歌朗诵、国标舞蹈……节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紧扣乡村生活实际,贴近群众、情感真挚,展现了我校青年学生的艺术风采。精彩的表演吸引了众多村民驻足,现场掌声此起彼伏。演出间隙,队员们主动与现场观众进行互动交流,了解他们的生活现状和文化需求,为后续节目创作积累鲜活素材,汲取创新灵感。

烈日炙烤大地,蝉鸣声声不绝,郑州轻工业大学师生奔赴乡村的热情越发滚烫,在学校驻村第一书记和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师生们无惧酷暑,躬身实践,在汗水中积累宝贵经验,在磨砺中锤炼坚韧品格,以知行合一的奋斗姿态,为定点帮扶地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动能,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学子的责任与担当。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