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青春志愿之名,赴民族盛会之约——记第三届“最美轻大人”称号获得者郑州轻工业大学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志愿服务队

供稿单位:党委宣传部 编辑发布:宣传部 日期:2021-01-04

编者按:历时6个月,总计6万小时服务时长。14名教师志愿者和415名学生志愿者,他们无论风雨酷暑,不言辛苦疲累,尝尽酸甜苦辣,志愿无私奉献,服务民族盛会。他们的付出,积沙成丘,传递爱心善意,温暖出彩中原!就是我校第三届“最美轻大人”称号获得者郑州轻工业大学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志愿服务队,让我们一起聆听他的“最美故事”吧!


以青春志愿之名,赴民族盛会之约

讲述人:郑州轻工业大学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志愿服务队

2019年9月8日-16日,河南举全省之力为中国、为世界呈现了一届成功、圆满、精彩的民族团结盛会。我校志愿服务队是本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7000余名大学生志愿者的一个缩影。

做志愿服务者,除了一腔热情,科学的服务能力和严密的服务纪律,从而保证服务质量。2019年8月14日,志愿者服务者们冒着酷暑提前返校,由组委会请的曾指导北京奥运会的培训公司,对志愿服务者们进行高标准的服务培训,以及郑州的指导老师进行礼仪培训。两项培训结束后,志愿服务者们按照培训内容开展刻苦训练,两校区共举行了8次大规模的模拟演练。演练时为了保证效果,每一次都要穿上全套的装备:白手套,帽子,T恤,外套,长裤等。烈日炎炎下,汗流浃背已是常态,有人体力不支晕倒也时有发生。


参加开幕式《天眼》节目表演的61名演员志愿者,连续排练82天。他们每天早上4点半起床,来回路程3个小时,高强度的体能训练和舞蹈排练8个小时,凌晨1点回到宿舍。正值高温天气,室内训练犹如蒸桑拿,室外训练好像被烧烤,每天大滴大滴的汗水流过脸庞,防晒已经放弃,大家相视一笑,都是统一的小麦色。

经过5月份的选拔,6月份的体能检测,7、8月份的训练、演练,志愿者们蓄势待发。号角已经吹响,战士即将出征!“我愿意成为一名光荣的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赛会志愿者,我承诺,尽己所能,不计报酬!”8月的一个下午,铿锵有力的宣誓声响彻学校体育馆上空,383名志愿者进行了热血沸腾的誓师大会,奔赴民运会征程。

9月8日,运动会开幕式隆重举行。按照安排,我校服务的是半个会场,354名志愿服务者们首先要从地下一层往最高8层楼的看台搬运上万件的物资,4万个观众礼品袋,平均每人141件。准备就绪后,观众们入场,根据28个猫洞分组,志愿者们井然有序地引导4万观众入座。节目开始后,志愿者们站在固定的位置,维护现场秩序、带动比赛气氛。当天体感温度36度,地表温度50度左右。领队老师朱一帆的手机响声此起彼伏,“15号猫洞有同学晕倒了,赶紧让他下去休息,请替补同学过来。”“7号猫洞晕倒一个……”“20号猫洞也有晕倒的……”全天因天气炎热、补水不足晕倒了20多名志愿者,11名替补志愿者不停地穿梭于各个猫洞。晕倒的志愿者稍作休整,又不听劝阻地回到自己岗位,替补志愿者就这样全天穿梭着。夜幕降临,一天繁杂的工作终于结束了,白天顾虑喝水上厕所影响工作,现在可以痛痛快快地喝了。但是看到塔沟武校的小演员们饥渴的样子,志愿者们纷纷把自己仅存的一瓶水送给他们。在台上虎虎生风的小演员们,瞬间变成童真的孩子,一个个笑逐颜开,开心地道声谢谢,就咕咚咕咚地畅饮起来。

运动会期间,志愿服务者们每天早上7:00出发,从搬运物资、引导观众入场,保持近6个小时的挺拔站姿,到观众离场,打扫4万个座位的垃圾,直至晚上12:00才坐上回程的大巴,全天17、8个小时的高强度工作,使得回程路上志愿者们秒睡,车停了还浑然不知。但他们无一人喊苦喊累,始终保持着热情的微笑与服务,完成各项工作。

历时6个月,1100多名报名者,14名教师志愿者和415名学生志愿者,11场开、闭幕式排练、预演及正式演出的服务工作,总计6万小时服务时长,服务了7万多名观众……这一串串数字,是由郑州轻工业大学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志愿服务队每一位成员无数的辛劳和汗水串成的。

今年疫情期间,也涌现出667名志愿者义无反顾的投身到疫情防控及返校复学的一线,充分展现了轻大人的责任与担当,彰显了新时代的“雷锋精神”,为学校、为社会始终奉献着轻大人“爱的力量”。

志愿服务,我们一直在路上!

我的故事就讲到这里,感谢大家的聆听!(通讯员:朱一帆、董星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