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河南教育宣传网:与蚕宝宝共探丝路文明,河南高校思政课这样上

供稿单位: 编辑发布:宣传部 日期:2025-05-07 设置

5月6日,河南日报、河南教育宣传网以《与蚕宝宝共探丝路文明,河南高校思政课这样上》为题,报道我校“问古颂今”主题思政课“故事里的中国”第二期暨“一站式”学生社区主题思政课情况。原文如下:

课堂上,与“蚕宝宝”一同感受丝绸魅力,从甲骨文中寻找丝织业起源,你能想象吗?

近日,郑州轻工业大学“问古颂今”主题思政课“故事里的中国”第二期暨“一站式”学生社区主题思政课开讲。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刘兴华以中国丝织业发展史为主线,通过理论讲解与实践体验相结合的方式,带领学生沉浸式感受中华丝绸文化的魅力。

以中国丝织业历史发展脉络为主线,从殷商时期甲骨文“桑”“蚕”“丝”等字样展现出中国植桑养蚕历史的起源及丝织业最初的发展形态,刘兴华为同学们娓娓道来中华民族不同历史时期丝织业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的历程,进而从思想上引导同学们正确认识人工养蚕、缫丝织绸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中华民族不同历史时期精湛的丝织技艺展现出中华民族对“至美”的追求。

在此基础上,刘兴华把同学们的视野引向世界,从中国长安出发,沿着丝绸之路生动再现了“驰命走骤,不绝于时目,胡商客贩,日款于塞下”的历史景象,使同学们对“中国丝绸走向世界、影响世界,并收获了‘丝国’的美誉”的情感认同达到了一致。

为增强课堂互动性,刘兴华不仅带来数十种丝绸织物供学生辨认,还让学生亲手喂养“蚕宝宝”,观察蚕的生长过程,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据悉,此次活动由校党委宣传部、党委学工部等单位联合举办,吸引了三实书院、祥顺苑、采薇苑等多个“一站式”学生社区的学生参与。本次课程是轻工业大学思政课建设的创新实践,通过“理论+实践”的教学模式,构建“可触摸的历史”教育场景,将抽象的文化自信转化为可感知的生命体验,探索高校思政教育守正创新的新模式,实现思政教育从“入耳入眼”到“入脑入心”的跨越。


链接地址:

河南日报:

https://app-api.henandaily.cn/mobile/view/news/441114670443528192530641

河南教育宣传网:

http://www.shuren100.com/jyxc/202504/30/14275.html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