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上海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郑州轻工业学院外聘教授。现任上海市第十届政协委员,理学院副院长,纳米科学技术中心副主任。曾任河南省第九届政协委员,新乡市第八届人大代表、常委。 2001 年获日本国立
个人成就:
长期以来,致力于凝聚态与材料物理的实验研究,内容包括强关联电子系统(高温超导和 CMR 体系)、纳米结构体系、自旋电子学和微系统集成信息功能材料等方向。在金属氧化物超导体电子结构与微观机理的正电子及相关实验研究方面,对电子结构、相变及对电荷转移的影响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给出了 O-T 相变过程局域电子结构与空位变化特征,发现了存在于 Cu-O 链区电子的弱局域化效应及其对电荷转移的影响规律;并提出了 " 双缺陷捕获模型 " ,发展了测定氧含量的 " 体积计量法 " 。在电荷库层和导电层之间电荷转移机制研究方面作出了有特色的工作。将纳米技术引入铁氧体材料制备,获得了高饱和高磁导率、低损耗、宽频、高致密度的功率铁氧体软磁材料,获得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性研究成果, 为小型化、集成化、一体化磁电子功率器件的制备奠定了基础。已在国内外著名学术期刊公开发表论文 150 余篇,被 SCI 、 EI 和 ISTP 三大检索收录 130余篇次,已被国内外同行他引 320 余次。 获国际国内各项奖励和称号十余项,包括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河南省优秀专家称号、河南省省管优秀青年科技专家称号、河南省青年科技奖、世界前五百名人金奖 (The First Five Hundred) 、世界五百名有影响的学术带头人 (Five Hundred Leaders of Influence) 、国际二十世纪贡献奖银奖 (The 20th Century Achievement Award) 、、国际有贡献的学术带头人 (International Leaders in Achievement) 和世界终身成就奖 (World Lifetime Achievement Award) 等。
职务:
中国物理学会低温物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物理学会同步辐射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世界实验室, CCAST )协联成员;英国皇家物理学会 IOP 杂志特约审稿人;国家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低温物理学报(中英合刊)》编委。曾任中国青年超导协会副理事长,美国科学促进会( AAAS )特邀国际会员,美国材料学会( MRS )会员。